家鄉(xiāng)的古會又開始了每年只要有空都會帶上妻子和孩子一起回老家去逛古會,體驗這項古老的聚會,感受我童年的快樂時光。
古會在老家已經(jīng)流傳了許多年,古會存在有多久誰都說不清楚,也沒有史料記載,就連村里年紀最大的老人也不知道古會傳承的時間。它就在一代又一代的延續(xù)中流傳至今并依然會流傳下去。
古會那天是十分熱鬧的,那場景一點不輸鄉(xiāng)鎮(zhèn)上的大型廟會。我們村的人都喜歡逛古會,或許是這種基因已經(jīng)刻在了我們的骨子里,或許這種習(xí)慣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感染了我們,每當古會到來,見到鄰里親朋,大家都會說一句“走呀,逛會去。”于是就扶老攜幼,呼朋引伴地朝著古會的地方去了。
古會上不僅有我們本村人,還有許多外村的人聞聲而來,漸漸的這也成為了他們的節(jié)日。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是最盼望古會的到來的,雖然古會在晚上才正式開始,但天透亮的時候,我們便一遍遍催促父母出發(fā)“走吧,走吧,天快黑了。”“別急,這才晌午,早呢。”于是我們只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地等待,有一次等不急了就跑到古會的地點去看,結(jié)果空蕩蕩的,于是才相信父母口中說的他們要天擦黑時才能趕來,因為他們都是從外鄉(xiāng)來的,有路程又沒有車,靠著慢悠悠地驢子拉車,所以到達時總要晚一些。
天空落下一層黑,終于等到古會,于是也顧不上和家人一起,我們幾個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跑到古會上了。這時古會的地方已經(jīng)熱鬧異常,大戲臺子搭起來了,各種賣小吃的小販吆喝著,我們?nèi)玺~一樣鉆進人群,這兒看看,那兒瞧瞧,看什么都不夠,看什么都想試一試,吃一吃,買一買,可對于囊中空空的我們來說,只有當父母也來時,且是他們舍得時,才能吃上一些平時吃不到的東西。
當星星布滿夜空,月亮升到半空,四周亮起火光時,唱戲的角兒就登場了,這時廟會就達到了高潮。人們不再大聲嚷嚷,而是安安靜靜地站在戲臺底下聽那粗糲又高亢的本地戲曲,雖然我們這些小孩子聽不明白,卻能夠被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戲服所吸引,也就都安安靜靜的杵在那里聽著,每當戲曲表演到精彩處時,全場就會爆發(fā)雷鳴般的掌聲。掌聲落下后,夜色更濃了,古會也要收場了。我們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回去,同時暗暗期待明年的古會。
今年古會開始時,我和妻女一起去了,當我站在擠擠挨挨的人群中,看著已經(jīng)改變了樣貌的現(xiàn)場,內(nèi)心滿是悵然?,F(xiàn)在每當我穿梭在這樣的古會的人群中,總要想起魯迅先生的《社戲》,現(xiàn)在我明白了,他描述的是一個多么簡單純粹的世界,是多么溫暖質(zhì)樸的回憶,然而長大后我才感悟到,“故鄉(xiāng)”那是我們一生都在回望卻永遠也抵達不了的地方了。(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