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若箭,光陰荏苒,轉(zhuǎn)眼間,流光輾轉(zhuǎn),我們已行至了人間七月天。七月天,三伏的暑氣正盛,如火的驕陽,從清晨就爬上地平線,像大火盆一樣,炙烤著紛雜的人間。每到正午時分,田地里的植被,會因為驕陽的炙熱,而抽離生命熱忱,匍匐在干燥的大地上,奄奄一息的,在等著夜幕降臨,等著夜晚的露水,將生命生機再度喚醒。
炎夏,萬物都在烈日的照耀下,期許林蔭的庇護,期許及時雨的降臨。人和植物一樣,懼怕炎熱,渴盼清涼,但是炎炎夏日,可以瓜田李下,但不能常喝冷飲。中國的古人言:夏是散發(fā)之季,皮膚的毛孔全部打開,需要發(fā)散出內(nèi)在的熱量,以達到內(nèi)外的和諧與平衡。所以夏日,有吃茶解暑一說。正所謂“一盞清茗酬知音”,在夏日,邀約三五好友,在一處清涼地雅室內(nèi)泡茶,品茶,以溫熱面對炙熱,靜聽蟬鳴聲聲,看珠簾隨風起舞,如此,心便無有塵勞之擾,體表,亦感受不到熱氣的縈繞。
中國古人曾言:“心靜自然涼。”在沒有空調(diào),沒有風扇,沒有冷飲,沒有夜啤酒的年代,我們中華民族一直生生不息地傳承著,從未斷流。其實,天地和人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大自然的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我們要順應(yīng)自然的節(jié)奏,在春天的時候,就辛勤播種;在夏天的時候,如草木一樣繁茂生長,伸展出我們的生命機能;在秋天,我們采擷春天種下的果實;在冬天,我們當學動物,閉藏起來,不露鋒芒,等到下一個春天來臨的時候,再將頭角展露。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但是我們生而為人,非常幸運,雖這人生過程,確實風雨兼程,但我們能擁有最美自然風景,能在不同季節(jié),將人生之美品盡,和一抹清茶,任茶香盈滿一室,就一剪時光,聞著夏日香氣,在紅塵間自如徜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軌跡,有些人喜歡出世,遠離紛擾的紅塵,不想在紅塵煉心;有些人喜歡入世,以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為奮斗格言,想去闖,想去奔,想在人生成就功與名。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對應(yīng)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要對應(yīng)的代價。人,終其一生所追求的,莫過于有人懂,有茶可溫,有三五佳朋,能在任何時刻,攜手同行。
不管世界的洪流,如何裹夾我們,我們都要保持一份清醒與堅定,要和杯中的香茗一樣,始終香氣盈人,可以融于水,但不失本色天真,可以為人綻放自身的靈魂芳菲,但永遠不失本性。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和生活狀態(tài)的工畫師,有什么樣的心境,便有什么樣的人生。如若心向美,向善,眼睛里的一汪秋水,就如杯中的茶一樣清澈透亮,自帶芳香。所以,人生之所求,皆在其內(nèi),并非其外,內(nèi)心清澈,世界清澈,沒有功利與算計,自然知音可得,良友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