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歲暮艷陽天,風霜雨雪又一年。深一腳、淺一腳,我們把這一年趟過了;急一點、慢一點,我們把這一趟旅程又結束了。逝去的光陰已經(jīng)裝訂成冊,封進記憶的相冊,接下來就是等待春節(jié)。
我們常把春節(jié)這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說成是“過年”,“過年”是十分形象的說法,不用多加形容,從這個“過”字上就能感受到年的忙碌與熱鬧。過年,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從臘月里到正月十五,幾乎天天熱鬧,天天忙碌,走親訪友,吃飯聚餐,樁樁件件,把“年”塞得滿滿當當。
“年”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年,是希望,是團員,是幸福,是吉祥,是人們心中牽掛的終點,是豐收的盤點。上到老人,下到孩童,無人不喜歡過年。過年“過”得是一份忙碌。每年臘月,為了迎接新年,父親和母親都要早早地忙碌起來。嚴嚴冬日,地里頭的活沒辦法干,他們得閑在家,有了時間他們就一門心思撲在了籌備過年的事情中。臘月里,他們忙著腌制臘味,忙著置辦年貨,趕大集、走鄉(xiāng)里,忙得不亦樂乎。新年在他們忙碌的腳步聲中就到來了。
過年“過”得是一份團圓。天涯海角異鄉(xiāng)客,每到新年凈團圓。作為一名打工人,最渴盼的就是與家人的團圓。平日里沒有太多的機會與父母、親人相聚相伴,每次見面也都是匆匆地,甚或是連說幾句體己話的時間都沒有,過年的春假給了我們機會,慢慢地坐下來,慢慢地品嘗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慢慢地訴說過去一年的見聞、存著的心里話。每年春節(jié),為圖個熱鬧,我們常是幾家親戚湊在一起,加起來二十幾口,拼兩張桌子才能坐得下。大人小孩濟濟一堂,歡聲笑語絡繹不絕,大人推杯換盞,小孩嘰嘰喳喳,年味濃,人情濃,除夕夜就如一朵絢爛的煙花,永遠地燦爛在我們的記憶中,但這份記憶不是短暫的,而會時時被我們想起,溫暖的總是恒久的,我想這就是“過年”這一傳統(tǒng)經(jīng)千年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吧。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朝朝暮暮,歲歲以往。過年,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圖騰。我們?nèi)绾蝤B,親人與家鄉(xiāng)是我們一年奔波最終的目的地,而過年就是歲月釋放的信號,在新年時,我們會感受到溫暖的氣息從故鄉(xiāng)飄來,然后我們飛躍萬里關山,沿著熟悉的來路回到我們親人的身旁。這是一個神圣的過程,我們都是虔誠的朝圣者,一步步走向新年,一次次“過”新年。
山一程,水一程,我們趟過了一年,又迎來一年。過年了,濃濃的鄉(xiāng)愁泛起,喜悅掛在眉梢,擁擠的人群,滾燙的祝福,如水流動,愿你我“過”好這一年,人間皆安。(張哲)